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而民兴孝,上长长而民兴弟,上恤孤而民不倍,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。所恶于上,毋以使下,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;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;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;此之谓絜矩之道。《诗》云:“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。《诗》云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。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”有国者不可以不慎,辟,则为天下僇矣。《诗》云: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。仪监于殷,峻命不易。”道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
陸玩拜司空,有人詣之,索美酒,得,便自起,瀉箸梁柱間地,祝曰:“當今乏才,以爾為柱石之用,莫傾人棟梁。”玩笑曰:“戢卿良箴。”
時人目庾中郎:“善於托大,長於自藏。”
…相关:景辞如故、拯救白月光恶犬计划(双重生)、Hi。首饰铺、夜雨镜中、除却颜笙不是云、你在回忆里爱过我、当怂货遇上无法无天系统、盛夏的骄阳、莫负年华莫负卿、宥文应哲
庾子嵩長不滿七尺,腰帶十圍,頹然自放。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
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,時人謂“蒹葭倚玉樹”。
…